成了(1 / 2)

温小海听声儿起来时,只见到姐姐提着篮子急匆匆离去的背影,扭头一看厨房,今天竟然锁上了。

姐姐已经不相信他了吗?不然为什么锁门?

他心里委屈啊,也不嫌臭了,进屋就跟温三铜絮叨姐有多坏。

两父子统一阵线,一阵声讨过后,决定也砸门,今天他们要吃个够,吃到饱。

温小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失算了,这下过雨的泥巴路太难走,而且她脚上的草鞋已经烂了,跟光脚差不多。

幸好春日里的草叶都长出来了,走起来软和,就是水还有点凉,脚都蹚冰了。

“小云,小云呐,你去哪儿啊?”

身后传来牛哞声,还有一道熟悉的声音唤她。

温小云扭头回身看,雾气蒙蒙间,天地一片朦胧,湿漉漉的水汽直往脸上身上扑,发梢滴水,肩头已然湿了。

路两旁的树正蓊郁呢,哗啦往下滴着水,老牛拖着载满木柴的木板车,晃晃悠悠的朝自己走来,牛脖子上的铜铃叮铃铃的响。

上面坐了个壮实的老头,带着竹编斗笠,穿着蓑衣,一张黝黑满是沟壑的菊花脸笑眯眯的。

“柴爷爷?”原主的记忆里就是这么叫的,温小云也笑着招呼,“柴爷爷,您这么早去镇上啊?”

听声音,应该就是昨儿晚上上门问询的人,原主的记忆中,柴爷爷是个和善的孤寡老人,老伴早逝,无儿无女,闲时在山上打猎,平日卖柴为生。

柴爷爷拉着黄牛停下,一脸关切,“这个天出来干什么?天都没亮,又是你那个爹逼的?”

听到温小云说要去镇上,干脆利落地叫她上来。

“你说你要去镇上做买卖?”柴老头这才看到她手上的篮子,一双浑浊的眼里满是怜悯,“哎,好孩子,如今真是苦了你……”

温小云不想提及原主悲惨过往,笑着跟柴爷爷搭话,还给他递茶叶蛋。

“柴爷爷,这是我自己煮的,就在镇上卖,我现在能养活自己了。”

柴爷爷连连推辞,但小丫头特别坚持,便只能接过,当着她期待的眼神,剥开尝尝。

“唔,茶叶味儿的?”

他慢慢咀嚼着,又叹了口气。

“你娘做的茶叶是真的好喝,她每年都送我一点,可惜大家都不太爱,嫌苦,又没名号,卖不上价儿,这些人呐还太年轻,哪里知道,比茶叶苦的东西,多了去了哟……”

温小云笑着附和,“这就是我娘做的茶叶煮出来的,柴爷爷,好吃吗?”

柴老头摸摸她湿漉漉的脑袋,点了点头。

“能养活自己就好,很不容易了,你也别怪你娘,她活不下来,没有法子……”

温小云垂着头,静静听着,清脆悦耳的铃铛声悠悠荡荡响了一路,老牛勤勤恳恳,一步一步地走着,很快就到了镇上。

她迅速蹦下牛车,“柴爷爷,谢谢您,您一路顺风。”

柴老头望着小丫头光脚在路上蹦跶,提着篮子跟条滑溜的泥鳅一样,很快就不见了踪影。

他抬头看了眼头顶还没冒尖儿的太阳,笑着招呼牛伙伴走了。

温小云在一个老奶奶那,花两文钱买了双草鞋,其实原主会编草鞋,但温小云不想学。

她找了个水坑将脚冲洗干净,又把竹筒里的锅巴粥喝掉,穿好草鞋匆匆赶去羊汤馆。

路上还碰到了最初在脚店里撞见过的几个小姑娘,大家相互打量了眼,也没招呼,就错开了。

不过有个小姑娘回头瞥了她一眼,好像在翻白眼。

今儿确实够早,到的时候,羊汤馆门口稀稀拉拉地没几个客人,门口拴住的羊也好像没睡醒,正咩咩叫个不停。

一抬头,太阳都还没冒尖儿呢,但能瞧出碧空如洗,蓝汪汪的如一块好玉。

好天气,好开端,温小云最喜欢讲究这些。

“哎,你今儿来的够早啊?”

温小云抬头,看到少东家系着围裙,正在柜台后切羊肉呢,旁边师傅在揉面,连忙笑着进去招呼。

“是,少东家,我听你的话,今儿早点来了。”

毛凯笑着摇头,只觉她确实听话,也挺乖巧,看着瘦瘦小小的女孩儿,额头的包还没消,身上的衣裳换过,但还是补丁连成片,麻衣都洗得发白,已经好些时日没见到这么可怜模样的孩子了。

爹说这样的孩子,能吃苦受累,也不会轻易惹事,反正能挣钱,也不碍事,给就给了。

“昨儿问过我爹了,他同意你在门口搭小灶,一个月八十文,待会儿我爹来了,会跟你说的。”

温小云眼睛一亮,她其实就想试试,没想到还真成了。

“多谢少东家,多谢少东家,我请你吃茶叶蛋。”

毛凯摆摆手,上下打量她一眼,短短的头发,显着她的脸越发尖细黑瘦。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