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1 / 2)

文溪村所在的镇上没有集市,但这小弟被三个大镇包围着,每个镇都有自己的市集日,一个是每逢一四七,一个二五八,一个三六九,相互补充而又不冲突。

隔着海那边那个镇的市集离文溪村最近。文溪村本来就在海边,两岸之间最窄的地方不过几十米的距离,只要过了海,再走个三四公里就到了。

以前两方海岸之间是没有桥的,要过海,潮涨时乘船,海水退潮了,只能挽起裤脚走过去。

前几年有人搭了一座木桥,且在桥头搭了一个茅寮,里面住着一个老爷子。过一次桥收个三五毛的费用,倒也方便了很多。

万海潮挑了一个太阳没那么毒辣的日子,骑着她那辆有点破的自行车上街去了。

她的主要目的是去找农科所,不管是不是圩日都无所谓。

这天就不是,那些赶场的小商贩和专门赶集的村民都没有来。万海潮走在宽敞的街道上,凭着记忆,很快就找到了农科所。

在集体劳动的那个年代,农科所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着,分田到户之后,农科所的很多职责就形同虚设了,不过有时候还是有些用处的。

比如现在,万海潮想找发酵剂,最先想到的就是农科所。

农科所在街尾,门口的招牌不大,朴朴素素的。

万海潮看见门开着,在门口站了一会儿,没看到人,探头朝里面看了一眼,直接就走了进去。

进了门,她看了一下四周,还是没看到人,刚准备出声问有没有人,还没张嘴就看到一个青年男子从里面的房间走出来,表情有点冷淡,问道:“做什么的?”

万海潮直接说道:“我想问问,这里有没有发酵剂买?就是发酵淤泥和农家肥的那种。”

那人抬眼看了她一下,说道:“发酵剂?这个东西啊,得找找看。”说着就走到屋子靠近角落的那个架子旁翻找起来。

万海潮站在原地等着,然后就听到角落里传来那人的声音:“那边有凳子,随便坐。”

过了一会儿,那人两手各拿着两个沉甸甸的袋子过来,“你要多少?”

万海潮不知道现在的发酵剂跟后世的是不是一样,她想着这人既然在这里上班,多少都有些专业知识,不如让他给个意见,于是也没说要多少数量,却是把家里那几亩未来辣椒地的情况说了。

那人没吭声,走回刚才那个角落又拿出两个袋子,又找了纸和笔出来,“刷刷”写下几行字,递给万海潮:“用量和用法都在这里,你回去一看就明白了。”

万海潮看他表情冷淡,没想到却是个热心之人,道谢之后结了款,又问道:“这里有没有高产的饲料玉米和可以养鹅的牧草种子?”

那人挑了挑眉,问道:“你要的这些东西一般人都不知道,什么人让你来买的?”

万海潮也不觉得这是什么不能问的秘密,说不定讲出来还能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意见,想了想措辞,说道:“我自己要买的。电视上不是说淤泥和农家肥经过发酵之后,不但能提升肥力,还能杀死那些虫卵吗?我家那块地堆积了那么多淤泥,那些虫卵肯定也不少。现在都有高产的稻种卖了,那玉米我估计也会有的嘛。我家里一直有养鹅,很多年了,那东西胃口大,我在省台那个农业节目里专门讲过,隔壁那个市有人种牧草来喂鹅,说效果很好,我也想让家里试试,就来碰碰运气咯。”

那人没再问什么,说道:“玉米种子现在就有,不过牧草种子没有。现在这边的人大部分种田还是沿用老方法,很多人都不敢尝试新东西,除非有成功的实际事例让他们亲眼看到。抛秧够省时省力吧,我们这边推广两年了,用的人家十户里也没两户,买新稻种的人也不多。玉米虽然也是粮食,不过不是当地人的主食,有一些品种还能卖新鲜的,还有人买一些。牧草种子基本没有人来问。”

也是,农民人一走出来,漫山遍野都是草,谁会去买种子来种?说不定会被别人说是个傻子。

万爸那代人,都是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很多时候宁愿自己劳累一点,也不想去尝试那些未知的东西,毕竟万一出了差错,就是一季的粮食。

万海潮赞同地点点头,不过她没那么轻易放弃,没现货可以预订嘛,“那你们是有办法拿到货的吧?我能预订吗?我交订金。”

那人露出个不大的笑脸,“没法订。没有需求,自然就没有人去找货源。不过你实在想要的话,我可以帮你找找看,但是可能没那么快。”

万海潮没想到他居然会主动帮忙,本来对于牧草种子,她是做好了经历几次失望的准备了,毕竟这个时候确实是没什么过有人种草的。没想到第一趟就有人主动帮忙,大家第一次见面,又不熟,怕他回头担心东西拿回来后没人买单而放弃,斟酌了一会儿,说道:“谢谢,那我交一点定金在这?”

那人很干脆地拒绝:“不用。找到了再说。”

万海潮没再坚持,不过还是把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