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4)

节目里:一位女主持人,四十岁左右的年纪。两位嘉宾,一位年纪较老,至少有六十岁;一位较年轻,估摸也有四十岁,都是在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与台下观众一起进行交流。

主持人:

“谈起八零后作家,有一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凌子。凌子以前也像许多八零后作家一样充满争议,而且也是最具话题性的一位。以前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他与苏优的故事,现在呢,人们又在热议他近来的一部作品《碟缘·异世之光》。”

“《碟缘·异世之光》是他颠覆自己风格的一部作品,也是当代文坛划时代的一部作品。有人以此将他的写作生涯分为《碟缘·异世之光》之前与《碟缘·异世之光》之后;更有甚者,有人将新世纪的文学史也分为了《碟缘·异世之光》之前与《碟缘·异世之光》之后。”

“写《碟缘·异世之光》之前的凌子虽然影响力巨大但却广受批判,有人说他急功近利、浮躁无知,本着成名要早、获利要多的宗旨写了一大堆无痛□□、矫情做作、轻浮夸诞的文章。”

“而且作品缺乏大家风范,缺乏厚重与大气,缺少向经典作品看齐的写作态度;还缺乏使命感,不追求作品的深度和反应现实社会的广度;缺少对于宇宙生命的思考,导致作品缺乏灵魂的震撼力;”

“甚至蒙昧无知,缺乏对于生命的敬畏。还喜欢堆砌一些看似华丽却修辞不通的辞藻,逞奇弄玄以掩盖思想的贫弱。”

“更有人说他的作品其实就是写给苏优一个人看的,眼界与思想都过于狭隘。可以说批判并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是全方位、系列性的,凌子也因此而坠入了事业的低谷。”

“但从《碟缘·异世之光》开始就不同了,这本书不但有着对青春切实、完美的诠释,更有着对人生、对社会深入的思考;甚至直击人的灵魂,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处处透露着经典作品所应具备的特质,凌子又因此而重返巅峰。”

“那我们的疑问就来了,其他作家在风格定型之后都难以再有实质性的突破,为何独独凌子会有这么大的突破与转变呢?”

“有人说是因为脑机连接。脑机连接也叫人机智能、脑机接口,就是在人类大脑中植入电极或芯片,将人脑和计算机连接起来。连接后可以将电脑数据直接复制进大脑里。”

“他们说凌子正是因此得到了大量知识的浇灌,从而灵感被激发,才创作出了优秀的作品。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但凌子却否认了这一点,他说他能写出好的作品与知识的增加关系不大,关键还在于心灵的熏染与思想的升华。”

“那问题又来了,脑机接口技术可以熏染人的心灵、升华人的思想吗?凌子的进步究竟与脑机接口、人机智能有无关系,或者说能不能归功于脑机接口呢?今天我们就请两位嘉宾就这个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与分析。”

凌子在四年前曾接受了脑机接口手术,也是迄今为止为数不多的接受此项手术的人之一,而他是唯一的名人,当时曾在社会上引起轰动,李磊至今记忆犹新。

也难怪很多人会将凌子在写作上的进步归功于脑机连接,李磊对于凌子在短时间内咸鱼翻身再攀高峰也是啧啧称奇且满怀疑惑的,认为这很可能有外部力量的相助。

但李磊作为一名UFO现象的研究者,他更愿意将此事与飞碟关联起来,毕竟凌子见过飞碟也是他亲口承认的事实。在李磊看来,凌子就是一个很潮且有些神秘的人,总与神秘的事物或前沿科技相关联。

他接着看节目视频,女主持人首先请教的是年老嘉宾。

年老嘉宾:

“凌子属于八零后一代作家,要谈他的转变,我觉得有必要先谈谈八零后这代作家的整体情况以及现如今文坛的状况,由此我们更可以看出凌子的转变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与令人难以置信。”

“接下来我们再分析,人依靠自身的力量能不能做到这种转变、取得这样的进步,以及我们依靠科技与机器的力量能不能做到这种改变与进步。”

“在凌子他们刚出道的时候,给人的印象是一种横空出世的姿态,表达方式和以前的完全不一样。那时我就想,也许这些人会极其的不同寻常,会在文学领域开辟出一个新的世界来。”

“但十几年过去了,坦白讲,新世界是开辟出来了,但里面的风景却不尽人意。”

“可以说我们中国的文学,从八零后开始,文风突变,很多人将关注点放在了名利与财富方面。”

年老嘉宾又简略的说了些文坛上的现象后,又借影视界的现象来直喻文坛:

“一部电影,大家都说好,票房很高,也忍不住跑到影院去看了,结果只能坐在那里尴尬的内心发笑——这电影也值这么高的票房?而一些真正对生命、对社会有思考的电影票房反而上不去。这大概就是文化、艺术在商业市场中的尴尬遭遇。”

主持人:“是不是说商业与艺术是必然不能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