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曲辕犁问世(1 / 1)

萧家负责插秧的是自家兄弟和赵乐父子,还有秦升的加入。

堤上萧家大嫂,赵家婆媳和赵燕四人负责运送稻苗,刘恒和几个小家伙,捡拾掉落在地上的秧苗。

大家分工合理,因为萧家水田只有十亩,所以不到一个上午,插秧就全部结束了。

看见横平竖直,株距均匀的稻田,大家都有一样的想法,这不是种地,而是在绣花,在田地上绣花,这种植方法,彻底颠覆了以往的种植观念。

萧志媳妇儿和杜微,萧蔷,将午饭送到田里,吃的是卷饼卷肉,每张卷饼里都有厚厚的肉饼,每个人还有一份卤煮和猪头肉,配上了鲜美的鸡蛋汤。

大家吃的油光满面,小孩子们一个上午就和刘恒混熟了,都围他转,问东问西,把刘恒扰的不行,而刘恒却是和大人们一起说着这两季稻的具体细节。

大家坐在田埂上一边吃饭,一边听着老娘布置下午工作。

“吃过饭,大家休息半个时辰。萧宁领着赵家父子将事先准备的肥料,再均匀地撒在稻田地里一层,运过来的肥料全部撒到地里。

萧静领着其他男人们去旱田里把肥料撒上,使用耕牛,将要种植的地垄都备好,女人们去祠堂的长厢房,一起准备明天耕种的所需的土豆”。

玉米种子和红薯苗都是现成的,无需过多准备,明天有序分发下去就行。

整个下午,萧家人就像上了发条的陀螺高速运转。秦升虽然是武将,也是农民出身,祖辈都是种田的,对当前的农耕器具很了解。

目前,大余国使用的耕地工具是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消耗耕牛体力过大,耕田效率极低。

今天萧家使用的是曲辕犁,犁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离盘,使得犁架小而短,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一个成人可以轻松操作,节省人力和牲畜。

直辕犁每天每人只能耕种两亩左右,而萧家一个曲辕犁,一下午耕种了将近十亩田地,足足是直辕犁五倍。

大余国的耕地本来就不足,如果广泛推广曲辕犁的话,那么,耕地不足的问题就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晚上回来,秦升就将曲辕犁的事情对刘恒仔仔细细说了一遍。“你和我一起,这就去见见萧夫人”。

见到周东雨,刘恒开门见山。

“萧夫人,实不相瞒,我和户部尚书云天海是亲戚关系,一同前来青州府等地赈灾,帮助当地百姓进行春耕。

今日见到你家这曲辕犁,甚是惊叹,如果这曲辕犁能够大范围使用,必将提高耕地数量,百姓也就能有所依靠,不至于颠沛流离”。

“还望萧夫人能够贡献这曲辕犁的制作技法,等我回去必将上奏朝廷,为萧夫人请功”。

“请功就不用了,既然能推广,造福万民,我们萧家荣幸之至”。

于是将之前画好的图纸交给了刘恒,上面每个部位都标注了尺寸和大小,萧静又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写出来,一并交给了刘恒。

“秦升,你今晚就离开盘龙村,先去县府找罗成,让他派人护你去青州府找我外祖父,让外公命青州府,兖州府等各州府召集工匠日夜不停打造曲辕犁,争取在春耕前发放出去”。

“同时我也将萧夫人贡献曲辕犁,向父皇为她请功的折子写好,一并带过去,让衙门派人送往京都。你自己也要路上小心”。

“等你把这事好以后,再来盘龙村接我回去,这里安全不会有什么危险,你就放心去吧,春耕马上开始,必须争分夺秒,不能浪费这大好机遇”。